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云南日报]科技引领云南稻作产业提质增效
来源:宣教中心     2024-04-23 14:34:05     【字体: 】    

来源:云南日报 记者:陈云芬  通讯员:陶祥

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聚焦国家战略和云南需求,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构建从优异种质利用、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到市场推广的水稻种业创新体系,打通研发与应用间的瓶颈,全产业链支撑引领云南稻作产业提质增效,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目前,实验室支持的“作物基因资源精准评价与种质创新”项目在抗稻瘟病基因的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该项目从药用野生稻根部分离出拮抗内生菌G5,分析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该菌株对稻瘟病不同生理小种均有较强拮抗作用,为阐明G5内生菌的生防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能够开发成抑制稻瘟病菌生长和减少作物损伤的生物源制剂。

由陶大云研究员领衔的“作物功能基因发掘与分子育种”项目构建了稻作远缘杂交不育克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新基因发掘与育种利用技术体系,并正在构建快速世代促进技术体系,以期形成集基因发掘体系、基因育种价值评价体系、分子设计育种体系、快速世代促进体系于一体的现代化稻作育种平台。项目实施选育出的“云陆31号”“陆引46号”两个品种通过了缅甸农业水利部审定。

“制繁种与种子质量控制技术”项目组构建了作物高效制繁种及其标准化研发平台,提纯复壮时间比传统的“三年三圃”制技术整整缩短两年时间,时间缩短到一个生长周期内,能够及时为生产提供优良种子。

戴陆园研究员任首席科学家的“优质粳稻品种选育”项目致力于高效发掘优异资源和优异基因,有针对性地开展了4608份次优质、白叶枯抗性、耐冷、抗旱、耐低氮、功能性稻米等特性的精准评价,发掘出适应育种新目标需求的特异稻种资源128份。该项目创制出一批新种质,其中香软米品种“云粳55号”产量高、抗病性和耐寒性强,稻米品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已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大粒粳型香软米品种“云资粳25号”具有抗叶瘟、穗颈瘟、纹枯病、白叶枯病特性,2021年获云南省作物学会优质稻品鉴金奖;“云资粳24号”抗倒伏性好,抗旱性强。

实验室选育的“云粳”“云资粳”系列品种在全省适宜区域的生产示范,对新品种推广起到了显著带动作用。在澄江市建立的1200亩优质粳稻千亩高效生产示范基地以绿色生产方式,打造“庄园37号香软米”市场品牌,稻米市场批发价达17—18元/千克,实现了稻田亩产值超过5000元的目标,成为高原湖泊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调、高值化稻谷生产和优质烟基地建设的样板。与昌宁县昌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品牌高原有机大米种植示范基地,开展“云资粳25号”前控后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成功通过有机大米认证,平均销售价格达36元/千克。在弥勒市、蒙自市、石屏县等地核心烟区以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示范的“云资粳25号”表现亮眼,辐射带动周边开展水旱轮作水稻新技术应用3万亩。通过科企合作完成的水稻新品种示范,在玉溪、楚雄、保山、红河、西双版纳、文山等州(市)累计推广辐射53.3万亩,自育香软米品种平均亩产400千克,收购价比市场价高出1元/千克,新增产值2.132亿元,新技术节本增效150元/亩。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最后一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