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全面介绍全省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情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省级层面共推出贯彻落实中央改革方案的实施方案、配套方案以及自主创新改革方案3000余个,党中央提出的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目标在云南顺利实现,为推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制度保障。
改革多点突破 积蓄发展动能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我省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台多项改革举措推进全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完善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全省市场化放开程度和清洁能源占比均处于全国前列。
——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举措,建成全国首家省级建设、全省统一应用的区块链物电同源电子印章平台。
——深化要素市场化资源配置改革,推动土地二级市场建设,市场准入效能评估获国家发展改革委肯定。深化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改革,由政府统一开展地灾、环评等区域评估工作,由“企业付费评”改为“政府买单评”,降低了企业用地成本。
——创新建设“融信服”平台,将39家省级部门和单位的4322项数据整合到平台,目前已授信1754.88亿元,惠及9.44万户次中小微企业。
我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进“三个定位”建设取得新进展。
聚焦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创新实施“枝繁干壮”“幸福花开”“石榴红”等工程,深入推进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试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社区创建。
围绕推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健全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体制机制,加快修订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条例,推行河(湖)长制,完成九湖“两线”划定,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取得决定性成效。健全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机制,推动建立全国首个多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推动全国首个地方流域三省共同立法。出台“双碳”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低碳(零碳)园区建设,构建城乡绿化美化“1+3+7+X”政策体系,有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立足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完善沿边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构建“2+3+N”的沿边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完善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机制,创新实施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深化云南自贸试验区改革,159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实施率为100%,共形成393项制度创新成果,80项属全国首创。优化边民互市监管流程,推动“互联网+边民互市”模式在中老、中越、中缅重点口岸全覆盖,助力边民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
坚持人民至上 增进民生福祉
我省将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完善联农带农常态长效机制,推进“利益联结10种模式”转化运用;推进用水权改革,构建水权交易平台,开展首单水权交易;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西南地区首个市场化规范化数字化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在峨山挂牌。
——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义务教育“双减”“双升”改革落地见效,采取“省管校用”等创新机制探索破解“县中困境”,实现县中托管帮扶全覆盖。
——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打造“家门口的医保服务圈”,全省4562万参保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标准规范、方便快捷的医保服务;探索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改善患者感受,提升就医体验。
——推进“文化润滇”行动,探索打造阅读场景、文化艺术、景区体验、文化消费和乡村文化生活等5种文化新空间400余个。推行“1+3+N+1”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模式,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具体。
着眼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我省还建立健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着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云南实践样板。完善平安云南建设机制,深化公安“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实战化、云南公安智慧法治等平台的建设运用。全面放开全省城镇地区户口迁移政策,城镇落户基本实现“零门槛”。
此外,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我省坚持和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抓实人大对政府债务的监督审查,开展国有资产和旅游业发展情况的专题询问。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持续打造“协商在基层”云南政协特色品牌,启动“开展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行动,累计开展“院坝协商”1184场次,助推解决具体问题3365个。
在党的建设和纪律检查改革方面,开展干部担当作为“激励行动”,实施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双提升”行动计划项目,推动人才服务云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产业强省建设。通过推进“清廉云南”建设行动,深化检举举报平台建设,推广使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等,着力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